标题:齐白石水墨“游”进数字世界,《书画里的中国》沉浸式直播让小鱼“活”了起来
近日,《书画里的中国》第三季联合北京画院美术馆,推出特别沉浸式直播活动——“小鱼在乎:齐白石的生趣世界”,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。观众通过“小鱼”的视角,潜入齐白石笔下的江河湖海,在虚实交融的光影空间中,感受大师笔下生命的跃动与自然的哲思。
这场别开生面的展览由一支平均年龄仅20岁的大学生团队策划,打破传统观展模式。直播观众仿佛成为《鱼蟹图》中灵动的小鱼,依循“入画”、“执笔”、“解意”、“归梦”四条叙事脉络,在视觉与感官中穿梭游历,重新理解齐白石“似与不似之间”的艺术主张。通过手绘动画和数字科技,经典画作被重构赋新。
展览中,一段长1分30秒的手绘动画短片成了焦点。银灰小鱼跃出瓷缸、化作水墨、游入青碧荷塘,透明虾须轻拂水草,蝌蚪逆流而上摆出“人”字形……这部短片以齐白石作品为蓝本,历时三个月,手绘超过600张画稿,仅3秒小鱼摆尾的画面,就临摹了《游动的鱼》中27种尾鳍姿态,力求还原原作笔触的生命律动。
尤其是《水族四条屏》中的虾,镜头细致捕捉其半透明质感,浓墨点睛勾勒出呼吸的张力,展示出齐白石将自然微观之美化为水墨精魂的高超技法。动画也使他笔下的花鸟鱼虫“活”了过来,让观众透过一丝摆尾、一抹留白,看见那份孩童般的生命好奇。
“小鱼在乎”的展览主题,正是这份灵动意趣的最好注解。齐白石作品里看似简单的游鱼、蝌蚪、蚱蜢,蕴藏着中华文化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热爱。正如展览结语所说:“小鱼在乎的,不仅是江河湖海的辽阔,更是每一滴水的温度。”
未来,《书画里的中国》节目组将继续探索“展览+直播”融合形式,用云端传播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传统书画在当代焕发的生命力,让经典艺术走进每一个热爱文化的观众心中,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。